图书介绍
数字化校园理念、设计与实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邦奇,孙曙辉编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203392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数字技术-应用-学校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化校园理念、设计与实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数字化校园概述1
第一节 数字化校园的起源与发展2
一、数字化校园的提出2
二、数字化校园的发展阶段8
第二节 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及内涵11
一、数字化校园的概念11
二、数字化校园的内涵12
第三节 数字化校园的特征17
一、从技术的视角看17
二、从教育的视角看18
三、从管理的视角看19
第四节 数字化校园的作用及意义20
一、数字化校园的作用20
二、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现实意义25
第二章 数字化校园发展现状与应对策略27
第一节 发展现状分析28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8
二、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方面30
三、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方面32
四、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方面33
五、师生信息化技能培训方面35
六、管理与运行保障机制方面36
第二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38
一、观念认识不到位,建设方向存在着偏差38
二、缺乏总体规划,各项建设与发展不平衡38
三、信息资源建设不够,校本化、个性化资源不足39
四、与教学科研结合不紧密,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40
五、标准规范建设滞后,存在“信息孤岛”现象40
六、组织保障体系不完善,难以持续改进和发展40
第三节 宏观政策环境分析41
一、战略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41
二、顶层设计: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43
三、重点推进:近五年全国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44
第四节 数字化校园的发展策略48
一、理论先导48
二、应用驱动48
三、技术引领49
四、以人为本50
五、融合创新50
六、持续发展51
第三章 数字化校园发展的指导观念53
第一节 “革命性影响”观念54
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54
二、信息技术对教育“革命性影响”的主要体现56
三、实现信息技术对教育“革命性影响”的途径61
第二节 “教育为学习服务”观念63
一、树立“教育为学习服务”观念的重要意义64
二、为学习服务的教育的主要特征66
三、实现教育为学习服务的途径68
第三节 “个性化教育”观念73
一、树立“个性化教育”观念的重要意义74
二、个性化教育的主要特征76
三、实施个性化教育的途径78
第四节 “基于技术学习”观念82
一、树立“基于技术学习”观念的重要意义82
二、基于技术学习的主要特征84
三、实现基于技术学习的途径86
第四章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技术支撑91
第一节 Web 2.0技术及教育应用92
一、Web 2.0的概念及内涵92
二、Web 2.0的核心技术93
三、Web 2.0的主要特点96
四、Web 2.0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97
第二节 物联网技术及教育应用100
一、物联网的概念及内涵100
二、物联网的主要特点101
三、物联网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102
第三节 云计算技术及教育应用104
一、云计算的概念及内涵104
二、云计算的主要特点105
三、云计算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106
第四节 移动互联网技术及教育应用108
一、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及内涵108
二、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特点109
三、移动互联网在学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110
第五节 “大数据”技术及教育应用113
一、大数据的概念及内涵113
二、大数据的关键技术115
三、大数据的主要特点117
四、大数据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118
第五章 数字化校园的总体规划设计121
第一节 建设方针、目标与原则122
一、建设方针122
二、建设目标123
三、建设原则124
第二节 数字化校园的总体结构126
一、数字化校园的体系结构127
二、动力层及动力三角127
三、执行层及执行三角128
四、应用层及反馈回路129
第三节 数字化校园的技术架构130
一、数字化校园的技术框架模型130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技术策略132
第四节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组织实施134
一、成立组织机构135
二、选择建设模式136
三、制定实施方案137
四、项目实施138
五、测试验收139
六、培训与运行维护139
第六章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141
第一节 校园网络设施142
一、校园网络总体设计142
二、网络布线及互联设备145
三、网络操作系统147
四、网络基本服务149
五、网络管理149
第二节 中心机房151
一、机房建筑设计151
二、供配电系统152
三、机房空调系统152
四、防雷接地系统153
五、机房监控系统153
第三节 数据中心154
一、数据中心的总体架构155
二、服务器架构及选型157
三、存储与备份体系160
四、数据库的选择162
第四节 数字化教学场所164
一、多媒体教室164
二、计算机教室165
三、电子备课室166
四、录播教室167
五、电子阅览室168
六、数字化实验室169
第七章 数字化基础及应用支撑平台建设171
第一节 统一管理认证平台172
一、基于目录服务的统一管理认证平台架构172
二、集中用户管理服务173
三、集中身份认证服务174
四、集中授权管理服务175
第二节 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176
一、统一数据平台176
二、数据交换平台177
三、数据共享平台179
第三节 校园信息门户平台180
一、校园信息门户平台的目标定位181
二、校园信息门户平台的主要功能181
三、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183
四、校内信息服务个性化门户设置184
第八章 数字化教育资源及服务平台建设187
第一节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内涵及分类188
一、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内涵188
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特征188
三、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类型189
第二节 互联网数字化教育资源192
一、互联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特点192
二、互联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类型193
三、互联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获取196
第三节 区域共建共享数字化教育资源198
一、区域共建共享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主要特点198
二、区域共建共享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总体框架199
三、区域共建共享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基本类型201
四、区域共建共享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实施策略202
第四节 校本数字化教育资源204
一、校本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主要特点205
二、校本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类型和内容206
三、校本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总体框架208
四、校本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基本方法210
第五节 互动式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建设实例212
一、平台建设目标212
二、平台解决方案213
三、平台主要功能213
第九章 网络教学教研平台建设215
第一节 网络教学教研平台概述216
一、网络教学教研平台建设的意义216
二、国内外网络教学平台发展现状217
三、网络教学教研平台的特点及类型221
第二节 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224
一、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目标及原则224
二、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的总体结构226
三、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的主要功能228
第三节 开放式网络教研平台230
一、开放式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目标及原则230
二、开放式网络教研平台的总体结构232
三、开放式网络教研平台的主要功能233
第四节 师生个性化网络空间235
一、个性化网络空间发展现状235
二、教师个性化网络空间236
三、学生个性化学习空间241
第十章 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245
第一节 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概述246
一、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特点246
二、建设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247
第二节 建设目标与原则248
一、系统建设的目标定位249
二、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250
第三节 系统结构与功能251
一、系统的总体结构251
二、系统的基本功能253
三、系统的业务管理功能254
第四节 系统开发的基本步骤255
一、系统规划255
二、系统分析256
三、系统设计256
四、系统实施256
五、系统运行与维护257
第五节 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实例257
一、系统总体设计思路258
二、主要应用系统功能258
第十一章 数字化校园管理与文化建设265
第一节 数字化校园管理体制266
一、数字化校园管理的任务及要求266
二、数字化校园管理的组织机构267
三、CIO管理体制270
四、数字化校园的管理制度与规范274
第二节 学校信息标准体系275
一、制定学校信息标准的目的及意义275
二、制定和实施学校信息标准的原则276
三、学校信息标准体系的构成277
四、国家教育信息标准体系介绍279
第三节 网络信息安全体系281
一、校园网络特点与信息安全管理281
二、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282
三、网络信息安全的关健技术284
四、校园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286
第四节 数字化校园文化建设288
一、数字化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288
二、数字化校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与作用290
三、数字化校园文化的内涵及特征292
四、数字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293
第十二章 学校信息化水平评价295
第一节 学校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内涵及作用296
一、学校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概念与特征296
二、学校信息化水平评价的作用297
第二节 学校信息化水平评价的一般过程298
一、评价的准备298
二、评价的实施299
三、评价信息的处理301
第三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01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及原则302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成304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构造方法307
第四节 网上评价信息系统的设计309
一、建立网上评价信息系统的目的309
二、网上评价信息系统的结构310
三、网上评价信息系统的功能312
参考文献313
热门推荐
- 596360.html
- 881568.html
- 1680955.html
- 2998798.html
- 666229.html
- 1632462.html
- 2322266.html
- 2711512.html
- 2072743.html
- 7673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37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22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74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05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33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60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5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65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3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5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