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作为系统的语篇【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作为系统的语篇
  • 王振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660242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138MB
  • 文件页数:403页
  • 主题词:功能(语言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作为系统的语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作为系统的语篇3

第一章 作为系统的语篇3

1.1 引言3

1.2 语篇到底是什么4

1.3 语言系统:语义与语法5

1.4 研究内容:生产者、文本/话语、消费者、社会目的10

1.5 结语18

第二章 语篇语义的研究路径——一个范式、两个脉络、三种功能、四种语义、五个视角19

2.1 引言19

2.2 语篇语义的研究任务20

2.3 研究路径22

2.4 结语43

第三章 语篇意义形成的意图网络44

3.1 引言44

3.2 哲学基础45

3.3 语篇意义形成的意图网络47

3.4 语篇意图网络形成的认知机制52

3.5 结论53

第四章 《语篇研究——跨越小句的意义》述介54

4.1 2003版述介54

4.2 2007版述介70

第五章 实现化、实例化、个性化——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种层次关系77

5.1 引言77

5.2 实现化78

5.3 实例化79

5.4 个性化82

5.5 文本分析83

5.6 结束语92

第六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演变:小句之外——J.R.马丁教授访谈录93

第七章 悉尼学派与欧洲大陆学派在语篇语义研究上的异同118

7.1 引言118

7.2 悉尼学派的语篇语义观119

7.3 欧洲大陆学派的语篇语义观120

7.4 悉尼学派和欧洲大陆学派的语篇语义研究对比121

7.5 讨论126

7.6 结语127

第八章 名物化语言现象在语篇中的作用128

8.1 引言128

8.2 系统功能视角下的名物化129

8.3 名物化语言现象使知识专业化132

8.4 名物化语言现象使语篇发展合理化134

8.5 名物化语言现象与人际化137

8.6 结语139

第二部分 语篇与评价143

第九章 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143

9.1 引言143

9.2 评价系统产生的背景144

9.3 评价系统框架145

9.4 结束语153

第十章 评价理论:魅力与困惑155

10.1 引言155

10.2 评价理论回顾156

10.3 评价理论的魅力158

10.4 评价理论的困惑及其消解160

10.5 结语165

第十一章 “介入系统”嬗变167

11.1 引言167

11.2 介入系统与对话性、多语性169

11.3 介入框架171

11.4 借言和自言的深化174

11.5 结语176

第十二章 “物质过程”的评价价值——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为例177

12.1 引言177

12.2 三维视角177

12.3 语言实证的方法179

12.4 物质过程的评价价值181

12.5 人物形象综观:物质过程成分分析184

12.6 结束语188

第十三章 杂文中作者的介入191

13.1 引言191

13.2 杂文中作者的介入194

13.3 结语200

第十四章 现代汉语“个”在其非典型结构中的人际意义202

14.1 引言202

14.2 量词与评价系统理论203

14.3 “个”在其非典型结构的人际意义205

14.4 结论211

第十五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情态对比研究——以政治新闻语篇为例212

15.1 引言212

15.2 汉语的情态理论框架213

15.3 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情态系统216

15.4 数据分析及对比220

15.5 结语227

第十六章 “硬新闻”的态度研究——“评价系统”应用研究之二228

16.1 引言228

16.2 硬新闻229

16.3 态度系统230

16.4 硬新闻分析234

16.5 余论240

第十七章 从态度系统考量奥巴马获09年度和平奖引发的争议241

17.1 引言241

17.2 态度的分析框架242

17.3 争议的态度考量244

17.4 讨论246

17.5 结语252

第十八章 基于语料库的中外大学校训意义研究——“评价系统”视角255

18.1 引言255

18.2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256

18.3 中外校训评价意义分布特征258

18.4 中外校训评价意义的异同263

18.5 结论268

第三部分 语类及多模态271

第十九章 马丁基于文类理论的历史语篇研究271

19.1 引言271

19.2 文类理论272

19.3 马丁的历史语篇研究273

19.4 启示281

19.5 结语285

第二十章 多模态历史教科书中评价语义的图文双重建构286

20.1 引言286

20.2 理论框架287

20.3 多模态历史教科书中评价语义的图文建构例示289

20.4 多模态历史教科书中基于不同语类的图文评价统计296

20.5 结语299

第二十一章 歌曲中立体意义的构建:曲与词的耦合301

21.1 Introduction301

21.2 The data and theoretical background303

21.3 Meaning patterns in Lao Ba306

21.4 Meaning syndrome:bonding through shared feeling333

第二十二章 话语与对话面面观335

22.1 引言335

22.2 内容介绍337

22.3 评述349

参考书目3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