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农村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工农村志
  • 《工农村志》编写组编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303627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82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518页
  • 主题词:村史-杭州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农村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凡例1

概述1

大事记7

第一章 村域34

第一节 村落的形成与扩展34

第二节 归属沿革37

第三节 自然村介绍40

后施40

庙前41

万家坞42

小农场42

上山43

第四节 行政村建置44

第二章 自然环境45

第一节 地质45

第二节 地貌45

第三节 土壤46

第四节 陆地水46

河流46

池塘47

地下水50

第五节 气候50

四季特征50

日照51

气温51

风雨霜雪雾52

蒸发53

第六节 植被54

第七节 野生动植物54

野生动物55

野生植物55

第八节 灾异56

第三章 人口与计划生育60

第一节 人口构成60

性别构成62

年龄构成62

劳动力职业构成66

民族构成68

第二节 人口变动68

自然变动68

机械变动70

知青插队与回城71

移民73

第三节 人口管理75

户籍管理75

“袋袋户口”管理76

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户口管理76

外来民工管理77

居民身份证77

第四节 劳动人口78

第五节 计划生育79

计划生育历程79

计划生育政策81

计划生育管理82

计划生育成效83

第四章 家庭 姓氏84

第一节 家庭84

家庭结构84

家庭规模85

治家格言86

附:朱柏庐《治家格言》87

万一公持身格言88

沈氏家训88

沈氏家法90

第二节 姓氏92

沈姓92

万姓93

施姓93

章姓94

翁姓94

袁姓94

戴姓94

李姓95

马姓95

姚姓95

朱姓95

王姓96

庞姓96

周姓96

钟姓97

第五章 村区建设101

第一节 村行政办公场所101

办公场所变迁101

村办公大楼102

第二节 交通设施103

道路103

桥梁107

第三节 能源设施110

电力110

煤炭 煤气111

热力112

燃油112

第四节 给排水设施113

供水113

排水 排污113

第五节 信息设施113

电信113

广播114

电视114

第六节 环境保护115

绿化115

环境卫生115

第七节 防火设施116

附:几次较大的火灾事故116

第六章 工业117

第一节 工业门类117

电子机械业117

工艺针织业118

建筑建材业120

陶瓷化工业123

五金制造业123

第二节 工业管理124

第三节 企业选介125

第四节 产品及工程选介127

第五节 引进企业130

第七章 农业132

第一节 土地占有与使用132

解放前的土地状况132

土地改革133

人民公社化136

第一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37

第二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38

第二节 种植业138

种植作物结构变迁138

种植业发展历程139

主要农作物140

农业土特产149

第三节 养殖业150

养殖业发展历程150

畜牧养殖152

家禽和水产养殖154

捕鱼工具和方法155

第四节 林业157

组织管理157

生产经营158

第五节 围垦垦种160

土地的变化160

围垦种植160

围垦征地161

第六节 水利165

水库 河道165

古塘 水闸168

池溇168

沟渠 机埠168

第七节 农业机械169

植保机械169

收割机械169

耕作机械170

排灌机械171

加工机械171

第八章 农业收益分配173

第一节 概况173

第二节 生产大队分配174

第三节 生产队“三账六簿”和分配方案176

第四节 评工记分187

劳动底分187

按件计酬和小段包工188

工资交队买分189

社务工分190

补贴工分191

工分值191

附:粮食收购价及供应调整情况191

第五节 粮油分配192

分配口粮的标准193

口粮来源200

粮食分配构成200

种子201

饲料204

其他用粮204

食用油分配205

储备粮食205

储备粮基金209

爱国粮209

第六节 国家计划商品的凭票分配供应210

粮票210

布票211

糖票211

香烟票212

其他日用品票212

第九章 运输和服务业213

第一节 运输业213

肩挑、扛抬213

人力车、自行车213

船舶214

机动车215

第二节 农贸市场216

第三节 商业服务业217

第四节 金融218

农村信用服务站218

民间借贷218

第五节 集产站219

第十章 村政220

第一节 民国时期行政组织220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行政组织220

村行政委员会与行政型村制(1949年5月~1957年)221

大队管理委员会(革命领导小组)(1958年~1984年4月)223

村民委员会与村经济联合社(1984年4月以来)227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组织233

村党支部234

村党总支部234

第四节 群众团体236

共青团组织236

农民协会238

贫下中农协会239

妇女组织239

工会240

村老年人协会241

村文物管理委员会242

第五节 其他党团组织243

国民党243

三青团244

第六节 民政244

拥军优属244

复退军人安置245

殡葬改革246

第七节 村社会综合治理247

第十一章 兵事249

第一节 历代驻军与战事2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49

第二节 兵役250

民国时期的募兵制25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兵役制250

第三节 民兵251

组织251

武器装备252

训练252

第十二章 教育与科技254

第一节 教育254

私塾254

幼儿教育254

小学教育255

勤工俭学259

成人教育259

第二节 科技260

科技组织260

科技应用261

科技成果261

改良土壤263

第十三章 卫生与体育264

第一节 医疗卫生264

村合作医疗265

合作医疗费报销266

妇幼保健266

爱国卫生267

第二节 体育268

第十四章 文化269

第一节 群众文艺269

文艺活动269

宣卷270

村剧团(宣传队)270

第二节 古迹271

古遗迹271

古建筑272

古墓281

第三节 谱牒281

《航坞山北施氏宗谱》281

《萧邑航坞山北万氏宗谱》283

《山北村翁氏宗谱》283

第四节 历代诗作283

第五节 方言谚语歌谣289

方言289

谚语292

歇后语299

歌谣301

第十五章 村民生活304

第一节 村民收入304

一般村民收入305

企业职工收入307

企业主收入308

村干部收入308

第二节 住居与储蓄309

住居309

储蓄311

第三节 村民消费311

消费结构311

生活费支出311

衣着消费312

食物消费313

高档消费品314

精神文化消费315

第四节 村活动中心317

第五节 救济与福利318

第十六章 民俗321

第一节 宗教信仰321

佛教信仰321

道教信仰321

基督教(耶稣教)信仰321

第二节 岁时习俗322

春节322

清明节322

端午节323

中元节(七月半)323

中秋节323

重阳节323

冬至节323

第三节 婚嫁习俗324

第四节 丧葬习俗324

第五节 日常礼仪325

称谓325

祭祀326

生育327

寿庆327

建房327

第六节 新兴节日328

元旦328

情人节328

三八妇女节328

五一国际劳动节328

五四青年节329

母亲节329

六一国际儿童节329

教师节329

老人节330

国庆节330

圣诞节330

第十七章 荣誉331

第一节 集体荣誉331

第二节 个人荣誉334

第十八章 人物337

第一节 人物传337

沈元用 沈继禄337

万满一337

施万一338

施大受338

施奇清 施三俊 施文炤 施畹九 施家茂338

万永昌 万秀坤 万昌枝339

万成烈340

庞关金340

万成汰340

第二节 历任村主要领导简介341

万云根341

施宗义342

沈国春342

沈宝兴343

万志来344

沈交通344

万锦顺345

沈阿四346

万阿毛346

施金华347

施建荣348

万全强351

第三节 劳动模范、企业家简介352

沈丹华352

沈关宝353

万祖干354

万爱法355

施忠安357

第四节 副处级以上干部简介357

施松青357

施吉珊358

施兴木360

施兴土360

朱贤根361

沈张贤361

万利芳362

施春龙362

沈阿渭362

沈彩燕363

第五节 各级重要会议代表名录363

杭州市级以上会议代表364

萧山区(县、市)级会议代表364

坎山镇党代会、人代会代表365

第六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退伍军人名录366

志愿兵服役人员名录366

义务兵服役人员名录367

第七节 大学生名录374

第八节 技术人员名录384

第九节 科举名录386

举人386

庠生387

第十节 清代仕宦名录387

丛录390

一、宗谱序言辑录390

《航坞山北施氏宗谱·序》辑录390

《萧邑航坞山北万氏宗谱·序》辑录394

《航坞山沈氏宗谱·序》辑录395

《山北村翁氏家谱·序》辑录397

二、宗祠文选397

施氏宗祠文选397

万氏宗祠文选401

沈氏宗祠文选402

满一公始迁记403

万一公始迁记403

三、碑记404

汪又青墓志404

施氏宗祠捐助碑记404

施氏宗祠重修碑记405

万氏宗祠公产407

万氏宗祠捐款给例407

万氏宗祠重修碑记408

沈氏宗祠祠记410

四、重要文献412

坎山镇工农村经济合作社章程412

坎山镇工农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416

坎山镇工农村老年人协会章程420

坎山镇工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423

村规民约427

工农村今后三年发展规划(2006~2008年)428

五、典型发言与整治村总结431

六、管理制度443

七、报道选辑469

编后记4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