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城市化问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城市化问题研究
  • 江曼琦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588191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城市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城市化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民族问题的关系1

一、民族经济发展状况2

二、经济发展与民族问题的关系4

三、相关文献综述22

四、内容结构与主要观点34

第二章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特点39

一、中国少数民族集居地区的分布状况39

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43

三、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45

第三章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空间陷阱69

一、空间与区域经济发展69

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组织特点82

三、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与经济增长要素的关系90

四、民族地区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与经济发展的实证检验121

第四章 中国民族地区人口迁移与空间优化的战略与措施134

一、民族地区人口迁移的经济动因分析135

二、促进民族地区人口迁移的政策建议151

三、民族地区城市空间优化的构想156

四、民族地区空间布局优化的措施176

第五章 民族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185

一、民族地区城市发展现状185

二、民族地区城市经济发展对策202

第六章 散杂居地区城市中少数民族就业问题240

一、散杂居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就业现状242

二、少数民族就业竞争力分析247

三、解决散杂居城市少数民族就业问题的思路与对策260

参考文献270

后记283

表2-1 2006年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和人口状况40

表2-2 8个民族省(区)民族人口状况(2005年)42

表2-3 8个民族省(区)在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划中的比重43

表2-4 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44

表2-5 全国和民族地区8个省(区)主要年份GDP增长率46

表2-6 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和全国经济总量的比较47

表2-7 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和全国人均GDP比较48

表2-8 中国各地区工业化阶段的比较(2004年)51

表2-9 2007年民族地区第一产业内部各产业产值结构53

表2-10 民族地区牲畜饲养情况(2006年)54

表2-11 民族地区部分省(区)第二产业前五位的行业和比重57

表2-12 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和全国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比重(2006年)58

表2-13 部分民族省(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内部构成(2005年)58

表2-14 民族地区间经济发展与城乡差距状况(2007年)60

表2-15 民族地区与全国和非民族地区工业污染物排放及能耗比较(2006年)63

表2-16 民族地区与全国和非民族地区工业污染物处理率比较(2006年)63

表2-17 民族地区外向度情况及排名(2006年)66

表2-18 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和全国工业企业经济类型结构(2006年)67

表3-1 民族地区省会与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间平均距离和耗时83

表3-2 2000~2006年民族地区、非民族地区和全国城市化水平86

表3-3 2006年民族地区各省市城市数量89

表3-4 2006年民族地区城市人口规模分布90

表3-5 2007年民族地区财政收支状况93

表3-6 2000年和2007年民族地区区内总投资与总储蓄93

表3-7 2004~2006年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97

表3-8 2000年和2006年民族与非民族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类型结构98

表3-9 2007年民族地区人均与单位面积投资额100

表3-10 民族地区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006年)103

表3-11 各地区高等学校普通本、专科学生数(2006年)111

表3-12 民族地区城市化“量”与“质”的发展状况122

表3-13 民族地区城市聚集效应估计结果125

表3-14 民族地区城市工业聚集效应估计结果129

表3-15 1996年八处吊庄与原籍生活对比133

表4-1 获得目前工作的途径140

表4-2 进城工作或生活以来遇到的最大问题144

表4-3 民族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比较146

表4-4 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特征159

表4-5 民族地区航空、铁路、公路与水运一级口岸167

表5-1 民族地区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2006年)186

表5-2 民族地区地级城市产业结构组合类型(2006年)188

表5-3 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地级城市产业结构比较(2006年)189

表5-4 民族地区城市职能的层次聚类分析结果196

表5-5 民族地区地级市及地级以上城市非生产性行业就业的比重197

表5-6 民族地区城市市政建设等方面发展概况(2006年)200

表5-7 民族地区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情况及排名201

表5-8 2007年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概况208

表5-9 民族地区主要能源、黑色金属矿产基础储量(2006年)223

表5-10 民族地区主要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基础储量(2006年)224

附表1 2006年民族地区44个地级市经济发展各项指标情况(市辖区)(1)230

附表1 2006年民族地区44个地级市经济发展各项指标情况(市辖区)(2)232

附表1 2006年民族地区44个地级市经济发展各项指标情况(市辖区)(3)234

附表2 2006年民族地区地级市按行业分单位就业比重(市辖区)(1)236

附表2 2006年民族地区地级市按行业分单位就业比重(市辖区)(2)238

图1-1 研究思路与框架35

图2-1 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和全国GDP总量的比较46

图2-2 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和全国人均GDP的比较48

图2-3 民族地区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的演化图49

图2-4 民族地区第二产业总量和GDP中比重变化情况50

图2-5 民族地区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化状况51

图3-1 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全国城市化率变化的比较87

图3-2 民族地区地级市分布示意图88

图3-3 经济增长中资本形成的途径92

图3-4 民族地区空间格局与资本积累的循环陷阱104

图3-5 科技人员事业发展中注重的主要因素112

图3-6 民族地区空间格局与人才积累115

图3-7 民族地区空间格局与劳动分工119

图4-1 民族地区城市与交通(铁路、公路国道)的关系示意图166

图4-2 新疆航空、铁路和公路口岸及口岸城市169

图4-3 内蒙古航空、铁路、公路和水运口岸及口岸城市170

图4-4 广西航空、铁路、公路和水运口岸及口岸城市170

图4-5 云南航空、铁路、公路和水运口岸及口岸城市171

图4-6 西藏航空、铁路、公路和水运口岸及口岸城市171

图5-1 民族地区与其他省市专利申请数比较205

热门推荐